当前位置:AIGC资讯 > AIGC > 正文

3款产品进了Top50榜单,三方输入法靠AI焕发第二春?

而这种古早品类,遇到了 AI,怎么就焕发了第二春呢?

百度8年前的老产品 Facemoji,翻身了?

入榜的三款产品中,Bobble AI 的开发者来自印度,Genie 则来自土耳其。而成绩最好,排名第9的 Facemoji 来自百度。

PRNewswire 上关于 Facemoji 加入 AI 功能的新闻稿

根据 PR Newswire 报道,Facemoji 在2023年4月开始加入 AIGC 功能。首先加入的是包括更改我的语气、智能回复、语法检查、社媒标题生成和智能撰写等与文字内容相关的功能。随后,百度又在 Facemoji 中集成了 AI Chatbot,社媒文案生成和生图功能等,而 App 的名称也变成了 Facemoji AI Emoji Keyboard,所以 a16z 会把 facemoji 收录到AI App榜单中。事实上,2019年,百度就已经在北京召开过“AI·新输入,全感官输入2.0”发布会(参考选题《对话百度海外输入法负责人姜锋:后工具时代,如何做到发达市场细分品类No.1》)。

注:包括全球所有市场

而该榜单是按照 MAU 为标准排列的,根据点点数据,合并多个包体后显示,Facemoji 拥有1600多万 MAU,说实话在如今的 AI 产品里面,肯定算高的了,毕竟特别火的明星产品 character.ai 的移动端 MAU 也是千万级别,这解释了为什么 Facemoji 能够排名第9。

但当我们带着“输入法遇到 AI,焕发第二春”的假设去更进一步观察的时候,事情好像又有点不一样。

Facemoji从2023.1.1开始的

双端MAU|图片来源:点点数据

从加入 AIGC 功能的2023年4月份算起,Facemoji 的 MAU 不但没有上升,反而有略微下滑,从 MAU 变化的角度来看,Facemoji 更像是因为被划入 AI App,所以被收录,而并未因为 AI 的加入,和输入法产生什么“化学反应”。

而当我们结合 DAU 来观察时,会发现 Facemoji 的 DAU 仅有100多万,说实话作为工具、尤其是一个日常会使用的输入法工具来说,DAU/MAU 数据只有8% 还是略显寒碜,与其他 AI 工具 App 相比, Facemoji 的 DAU/MAU 数据也不高。

但三方输入法的 DAU/MAU 数据会存在一个数据核算的问题。根据笔者的体验,下载 Facemoji 后,只需要在手机设置里添加 Facemoji 键盘,就可以在各个 App 中唤起并使用了,使用期间并不需要打开 App。而用户只需要在下载额外键盘皮肤、字体、表情或涉及付费时,才需要打开 App。这就可能造成每天使用键盘,但不打开 App 的用户不会被记录为 DAU,从而造成 DAU/MAU 偏低的情况。对此,我们也求证了点点数据,对方表示,在其他应用内唤起输入法,确实不会被计为 DAU。也就是说,从 DAU/MAU 代表的用户粘性的角度,暂时无法看出用户对于 AI 的偏好。

结合三款入榜产品,AI 助力输入法的发展,也看上去是一个伪命题。

AI 到底能不能给输入法带来差异?

笔者体验下来、结合用户的评论,也印证了数据反映的现象:AI 带来了一些不同,但并没有明显改变用户的使用体验。

Facemoji 键盘

在唤起 Facemoji 的键盘后,除了各种表情、字体、快速回复、皮肤等输入法的常规功能外,AI 功能被单独放在了另一侧。用户在输入的过程中如果希望使用 AI 功能可以直接点击 AI 图标,跳转到单独的页面使用 AI 功能。Facemoji 的 AI 功能像是一个单独的板块,并没有深度嵌入已有功能中,脱离原有的使用流程。

AI 功能页面

用户点击 AI 图标后,首先呈现的功能就是 Ask AI,它是一个类似于 ChatGPT 的聊天机器人,用户可以使用下方的输入框与 AI 进行交互。而2个输入框互不影响,用户可以在上面输入文字与朋友聊天,也可以在下面与 AI 交互。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不同的输入框切换交互对象,也可以在两个对话框中互相复制内容,咋说呢,在某些场景下,有点像开外挂。

在输入法中集成 AI ChatBot,可以让用户在同一个页面生成、修改、发送内容,相比于切换到 ChatGPT 等第三方应用生成内容,再复制回来发送,这个路径确实短得多。但问题是,多少用户,会涉及到这个使用场景。(这个问题,后面会分析)

ASK AI 界面

体验来看,AI 机器人的回复质量与 ChatGPT 无法相比。虽然 Facemoji 的 AI 语言更生活化、会更频繁地运用“祝你好运”“加油”等一些词语加上 emoji 与用户互动,有点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的意味,而且在发完消息之后,AI 还会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话题。

笔者问常识性问题(上),用户评论(下)

虽然 AI 貌似更“亲民”了,但不能避免它糊弄你。此外,在用户评论中,有用户表示 AI 会犯一些低级错误,甚至当下的年份都会错,除此之外,在好评中,笔者几乎没有找到涉及 AI 聊天功能的内容。

Facemoji AI 改写功能

而除了聊天机器人,AI 改写功能被单列出来了。用户可以在 App 的输入框中打出自己想发送内容的大意,并且选择希望 AI 生成的文字风格或该文字的使用场景,系统就会生成一段文字。用户也可以在屏幕最底部的选项中选择细化的风格,并找寻最满意的回答。当用户选定回答后,可以直接点击 Apply,一键发送消息。

图片来源:比达咨询

笔者并没有找到对外国用户输入场景的调查,这里就用比达咨询对中国用户的调查数据做一个简单观察。数据显示,社交聊天、搜索、文档处理、网络购物、回复社媒评论,是三方输入法 Top5的应用场景。其中社交聊天与回复评论,与用户情绪强相关。

AI Chatbot 非常“亲民”的回复和改写功能,是 Facemoji 对应社交聊天与社媒交互场景做的设计。根据 AI 研究者 Enrique Leon 的研究,当人们知道社媒内容是 AI 生成的时,人们会倾向于认为,该内容是缺乏情感,真实性也存疑的。

对于一般用户的生活场景来说,聊天和评论的目的之一,是满足用户的情绪表达,用户大多数时候生成/修饰内容的需求并不强,在这些场景下,去提供“类人”改写,是否错位,还有待观察。

美国人用AI工具完成工作的调查|图片来源:Checkr

但是搜索信息、文档处理、网络购物等,更加实际且无关情感的场景中,AI 可能会有不小的作用。根据调查公司 checkr 的调查,在美国,有85%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经在工作中使用过 AI 工具,完成信息收集与处理、撰写/修饰文字内容等任务。

输入法内置的 AI ChatBot 可以让用户在不切换窗口的情况下完成 AI ChatBot 的工作,适应线上讨论,回复工作信息等场景。AI 改写功能也能在手机发邮件、修改文档等工作上发挥作用,优化用户工作效率。

而在网购中,如果 AI ChatBot,能够让用户在购买页面中,就能完成全网比价、搜索同款、获得购买建议等工作,想必也会大大优化用户的购物体验。

根据笔者的体验,在工作场景中,用户可以在 Facemoji 的 ChatBot 中可以实现一些文字生成和改写功能的,但是在单列出来的 AI 改写功能,并没有改写商业/公文语气的选项,用户无法通过这些工具一键改写工作场景邮件/消息。

Facemoji 给出的价格(上),

笔者测试的键盘产品的实际价格(下)

而在电商方面,目前 Facemoji 的 AI Chatbot 还不能实时搜索,笔者在尝试让 AI 推荐商品、搜寻全网低价时,AI 可以给出推荐的商品名称,但是商品的价格和渠道信息却会出现错误。虽然 AI ChatBot 的泛化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够完成一些任务,但到细分场景中,用户的体验确实不佳。

这里的刻板印象在于,市面上有大量专注于上述场景的工具,但在 a16z 的新一期 Top50榜单中,我们会发现,当一个类似于插件的东西“入侵”到原有场景中,会得到迅速增长,所以我们会看到在 Top50AI 网站中,有6款 Chrome Extension 增长迅速进入榜单,输入法具有类似的成长性。

Facemoji 表情包生成功能

而 AI 页面里面最后一个生图功能,可能在聊天与社交场景中更有用一些。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文字让 AI 生成表情包,解决“表情包荒”的问题。但是就体验来讲,生成一次表情包需要15-20秒的时间,而且生成的表情包有水印,付费用户也无法去掉水印。

用人像照片生成表情包的功能“Face Emoji”

而 Facemoji 独有的一项功能则是“Face Emoji”功能,这项功能主要是用人像照片生成表情包。笔者用自己的照片生成了一下,总体来说生成效果还是不错的,有评论区用户会用明星的照片生成表情包。但用户必须开通 VIP 或单独付费才能使用生成的表情包。

Facemoji2023.1至今的收入变化曲线

Facemoji 采用的是订阅变现模式,VIP 价格为4.99美金/周或14.99美金/月,提供3天免费试用。而订阅的权限包括,自定义键盘、额外的皮肤/字体/表情、Rizz Keyboard(适应调情场景的键盘)、无限的 AI Chatbot 聊天次数和翻译次数,以及免费使用 Face Emoji 功能,在付费权益中,只有最后两项是面向 AI 的付费点。

而观察加入 AI 功能后的输入数据,在4月仅加入文字功能后,Facemoji 收入几乎没变化,而在9月加入 Face Emoji 和表情包生成功能后,收入确实有小幅上涨,但是过了1,2个月就又回落了。收入数据也侧面反映着,用户对 AI 功能付费意愿不强。

小红书上对百度输入法

AI 功能的吐槽|图片来源:小红书

而在 Facemoji 的用户评论中,笔者几乎没有能找到涉及 AI 功能的内容,侧面反映了用户对输入法里加 AI 的态度冷淡。此外,在小红书上,笔者找到了非常多询问如何关闭百度输入法 AI 功能的笔记,用户们普遍反映自己几乎用不到这些功能,在聊天之中还容易误触,非常影响使用体验。

Facemoji 五星用户评论

而从用户的评论来看,用户选择 Facemoji,看重的仍是自定义键盘、键盘皮肤、额外表情、一键回复、滑动输入(swipe typing)等三方输入法的传统功能。是否加入 AI ChatBot 和改写等功能,对用户的影响并不明显。

被各大厂商玩坏了的输入法

从个人体验和用户评论来看,AI 的加入,对输入法并没有加成作用。但谷歌、微软、苹果等头部互联网企业都在乐此不疲地向输入法中加入 AI 功能。

微软SwiftKey界面

目前,微软的 SwiftKey已经集成了 C o p i l o t、Bing 搜索,也上线了表情包生成等功能。

Google Gboard 界面

Google 的 Gboard 已经上线了 AI 自动纠错功能和加标点功能,也把翻译、地图、搜索、YouTube 等旗下的服务整合到了输入法中。而据媒体报道,语气优化、表情包生成等功能都在开发之中。

Gboard 自动回复|图片来源:9to5Google

而在 Google 的智能手机 Pixel8Pro 中,Gboard 已经可以基于 Gemini 生成智能回复了,虽然目前仅支持 WhatsApp、Line、KakaoTalk 等几款 App,但未来,在更多设备中上线智能回复功能,甚至直接像微软那样把 Gemini 集成到输入法中,都是非常有可能的。

苹果在 AI 方面的步子慢一些,目前还没有加入类似的 AIGC 功能,但在 iOS17中,苹果输入法已经融入了 AI 记忆、纠错功能。且有媒体透露,苹果在 WWDC2024将要推出的 iOS18中,会在输入法中加入一些内容生成功能。

“输入”是用户与智能手机交互最普遍的方式,而且绝大多数用户一般不会想起来更换输入法。所以,输入法本身具有高频使用、能够触达用户使用手机的绝大部分场景、且用户黏性很高的三个特点。

加入 AI Chatbot 后用户与 App 交互流程图,

注:Interface 指 App 的输入框

相较于还只有2亿人使用的 AI Chatbot,输入法更像是一个极大的入口,且跨越多个场景,把 AI 加进去、培养用户习惯、找应用场景、并且用输入法做传送门、让用户不跳脱自己的生态,即便用户没那么买账,各大厂商一厢情愿也要做。(在《ChatGPT 这两天在内测的 @ 功能,要把谷歌和苹果的生意都抢了?》的选题中我们观察到,OpenAI 和苹果都希望通过 AI 技术让用户一直留在自己的体系之内。)

写在最后

百度的 Facemoji 作为 AI 产品被收录到 Top50AI App 榜单里,可能是一个乌龙,但作为一个契机让我们观察到了输入法或者说三方键盘,在2023年的“整体 AI 化”。

将输入法赛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,厂商们一厢情愿地加入 AI,有其对成功路径的依赖,都希望在日新月异的当下抓住流量入口、甚至将用户圈在自己的生态立里,即便看上去有些一厢情愿。

而从三方键盘的角度来看,本身寻求用户的认可、在手机里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已经有很高难度,而如果还一味地与大厂们一起卷 AI,感觉更无出路。

而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和初衷,一切还要回到用户中去,用户为什么使用输入法,愿意为什么样的功能留下来和付费,才是根本。

更新时间 2024-05-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