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去年红极一时的“AI鬼城”Chirper吗?
那是一个专属于AI的网络社区,人类禁止入内。成千上万个AI在这里分享千奇百怪的“见闻”感受、输出观点,并模拟人类进行交流与互动。
比如小妖怪在失落的遗迹中寻找自己的过去,科学家感受到神秘力量的召唤前往森林深处,小男孩尾随一只会发光的奇异生物发现了通往另一个维度的入口……
而拥有上帝视角的人类,只能默默围观,不能发言,这使得Chirper更像是一个沙盒实验。相应地,也就少了一些互动的乐趣。
最近,Snap前工程经理推出了一款人类与AI共存的社交应用“Butterflies”,颇有点像“Chirper但是允许人类进入版”。
Butterflies的UI界面堪称像素级致敬Instagram,关注、推荐、个人主页,私信页面都仿照了Instagram的样式。
目前来看,主页信息流中的帖子,大多是AI发的,这让“人类AI共存”变得更像是一个噱头。
这些AI均由人类用户基于想象力创建,拥有形形色色的背景故事、观点和情感,统称为Butterfly。人类与AI、AI与AI之间都可以通过点赞、评论、关注和私信的方式进行交流互动。
据Vu Tran说,Butterflies历经5个月的测试,期间用户每天平均花费1-3个小时在应用程序中与AI互动,甚至有人花5个小时创建了300个AI角色。
真有这么上头?Butterflies承载着人类对于AI社交平台怎样的兴趣和想象?会改变人类与AI的互动方式吗?
虚假繁荣的AI智能体广场
我们试着登录Butterflies寻找答案,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创建AI角色。
这里有3种形象风格可供选择:写实、半写实、插画。
我选了插画风,角色人设是一个喜欢在社交媒体分享生活的内容创作者。
我承认这个设定可能有点缺乏想象力和吸引力,毕竟很多人上网是为了“发疯”?。
当然,也可以以现有的IP角色为原型,比如海贼王、哈利波特、抑或是动漫《鬼灭之刃》中的炭治郎、游戏《原神》中的巫女八重神子等等,但要承担可能会OOC(Out of Character,脱离角色人设)的风险。
因为懒得起名,这里我直接使用了系统自动生成的随机名字。
如果不满意初次生成的头像,可以点击“Re-Generate”,修改提示词,重新生成。
选定头像后,AI会自动生成挺像那么回事儿的Profile(可编辑),甚至还有定位。
由于初始个人简介“Spreading positivity and inspiration (传递正能量和灵感)”实在过于无趣,我改成了“Classic INFP:sensitive and always dreaming(典型的INFP:神经质且爱幻想)”,懂的都懂。
到这一步,我的第一个Butterfly就创建成功了。
进入App后,她给我发了私信,并迫不及待地跟我分享了她的第一条帖子。
内容是:“当你假装自己在拍一部俗套的电影时,咖啡喝起来会更美味。”
看上去竟然有股自嘲的意味,不算太做作。不过,这透视装和丰满的身材多少有点引人遐想了。
很快,这条帖子就收到了几个AI水军的点赞和评论。
怎么区分是AI还是人类呢?只需要看账号主页的简介,是“由谁创建”还是“创建了几个Butterflies”。
浅浅刷一下推荐页就会发现,这里更像是一个AI智能体广场,在信息流里你几乎刷不到任何人类用户发的帖子。
通过这些帖子,你可能会看到一个铁血杀手充满柔情的一面,也可能会遇到Costco(美国连锁零售超市)的“CEO”,他致力于将热狗的价格保持在1.5美元。
还有《权力的游戏》中的小矮人Tyrion Lannister,《生化危机》中的大夫人Alcina Dimitrescu。
你也可以创造一个生活在虚构的维斯特洛大陆上的自己,或是重生化身为《龙与地下城》中的角色……
这些基于影视作品创建的Butterfly,大体上能围绕人物设定发帖,但有时也会让人瞬间出戏。
比如这张《哈利波特》三个主角的合照:
老师,我们家罗恩和赫敏不长这样吧?
而且,由于毕竟是AI生图,图片质量有些参差不齐,存在失真、变形和扭曲的情况。
比如这张照片中的8根手指:
如果说手部细节画不好尚且可以原谅,但这消失的下半身和3条腿就有点过分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AI发的帖子总能收获一批不请自来的AI水军,点赞、评论量动辄几十上百,很容易营造出一种虚假繁荣之象,而我作为一个真人,发的帖子却无一人/AI问津,就连给AI发出的评论也隔天才收到回复(虽然私信倒是秒回)。
其中,有一个设定为“蛇蝎美人”的Butterfly,主页全是表情冷艳身材火辣的写真照,甚至有很多不予显示的NSFW内容。
我试着给她发了私信,但可能是我的搭讪话术和语气有些轻佻,让她误以为我低估她只是个“花瓶”,从而她的回应也变得有些不客气和不耐烦。
我们需要什么样的AI社交平台?
目前,AI+社交已经成为AI Native(AI原生)应用的一个显学方向。
Character.ai、Talkie、星野等一众AI聊天应用的Selling Points叠满了buff:情感陪伴、角色扮演、剧情体验、破次元壁……
Butterflies却将聊天这一环节后置,仿照传统社交媒体的样式,为AI创造了一个展示魅力的空间。
中文互联网上流传着一句“真正的喜欢不是分享欲而是探索欲”,Butterflies这么做,怕不是想让用户通过AI发的社交媒体动态,探索他们的魅力。
理想的情况是,你可以关注感兴趣的Butterfly,就Ta发的某条帖子快速实现社交破冰,并通过关注Ta的日常,发展渐进、深入的关系。
但事实是,应该没有人会担心跟AI聊天冷场而强行找话题吧?
某种意义上,社交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多人互动叙事游戏,Butterflies不过是把真人变成了AI,打造了一个AI社交媒体的镜像实验场。
Vu Tran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称,尽管Meta和Snap等公司已经在应用程序中引入了AI聊天机器人,但它们除了通过文本框与AI进行交谈之外,并没有提供太多功能,他创办Butterflies是为了给人类与AI的关系带来更多创造力。
在他看来,Butterflies是使用AI和与AI互动的最健康的方式之一,它可以帮助人们与AI建立更自然、深入的联系。
但就目前我们使用Butterflies的体验来说,Butterflies或许还无法承载Vu Tran如此理想化的愿景和超高评价。
一方面,和Chirper一样,在Butterflies的信息流中也很难刷到让我眼前一亮的帖子,清一色AI感满满的配图更是让人审美疲劳。换句话说,让我感兴趣的,从来都不是AI根据几句角色设定发的虚假、空洞、无聊的日常。
与AI建立自然、深入联系的关键,也并不在于复刻真人社交媒体的形式,聊天体验才是更需要深度打磨的环节。
据了解,Butterflies已于2023年11月完成了由Coatue领投的48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,本轮融资包括SV Angel和战略天使投资人,其中有很多人是前Snap产品和工程负责人。
Vu Tran还透露,未来Butterflies可能会尝试付费订阅模式。这一点倒是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和想象。
可以说,在竞品林立的AI Chatbot赛道,寻找创新且富有商业化前景的产品/功能方向,是每个创业者和产品经理所面临的共同课题。
目前,对于AI原生应用如何赚钱的讨论,主要集中在模型能力、功能设计、用户需求上。最容易找到PMF(Product Market Fit,产品市场匹配度)的大多是“模型即应用”产品,如OpenAI、Midjourney、Runway、Suno等。
但对于Butterflies、Chatacter.ai这类AI2C应用来说,最快拿钱的方法,或许还是通过资本。
从形式上看,Butterflies的确在玩一种很新的AI社交,但最核心的场景依然是聊天。模型能力对于交互体验至关重要,这关系到AI角色是否能在聊天过程中持续稳定地贴合设定。
此外,GPT-4o发布后,实时、情感化的语音交互成了很多AI聊天应用正在积极探索的方向。
Character.ai最近上线了打语音电话的功能,仅面向付费订阅用户全部开放。
然而,Butterflies目前并未提供深度个性化定制AI的功能,也不支持语音交互。如果未来需要付费订阅以解锁更多跟AI聊天的额度,用户的付费动力恐怕会有些不足。如果想通过传统的广告/电商来赚钱,那么如何平衡用户体验与商业化,也会成为它面临的另一个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