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AIGC资讯 > AIGC > 正文

「数据墙」迫近?苹果OpenAI等巨头走投无路,被迫「偷师」YouTube视频!

【新智元导读】近日,《连线》杂志联合ProofNews联合发表一篇调查文章,指责苹果、Anthropic等科技巨头未经许可使用YouTube视频训练AI模型。但训练数据的使用边界究竟在哪里?创作者、大公司和开发者正在陷入知识产权的罗生门……

AI科技巨头的「数据荒」到底该拿什么拯救?

为了训练生成式AI,尤其是在scalling law的支配之下,互联网上现存的内容早已不能满足LLM越来越大的胃口,It's soooo hungry for data!

「数据荒」的直接结果,就是科技巨头对GenAI的训练数据越来越「饥不择食」。

不仅仅是书籍、文章,甚至Instagram、X、Fackbook等各种社交平台上的内容也是来者不拒。

前段时间和OpenAI签合作协议,而且坑了谷歌搜索、导致Gemini教唆网友给披萨加胶水的Reddit也是其中之一。

为了规避潜在的法律纠纷,GPT、Gemini、Claude等商业模型在发布时往往选择对训练数据「三缄其口」,绝口不提及其来源、构成、使用许可等信息。

然而,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了创作者和各种媒体平台越来越强烈的不满。

近日,Anthropic、英伟达、苹果和Salesforce等公司再次身陷「数据门」,遭受到《连线》杂志和非营利新闻工作室ProofNews的猛烈攻击。

两家媒体联合进行了一项调查,发现这些科技巨头们大量窃取了Youtube上的视频字幕用于训练,使用了共计超过4.8万个频道的17.4万个视频。

ProofNews甚至制作了一个在线搜索工具,对这种行为进行持续的「公开处刑」。哪些创作者和视频被偷偷纳入数据库,一搜就知道。

网页地址:https://www.proofnews.org/youtube-ai-search/

追根溯源,这些数据指向一个共同来源——Eleuther AI在2020年发布的数据集Pile。

作为非营利组织,Eleuther AI建立Pile项目的初衷本是为了帮助小型组织和研究人员,促进AI研究的民主化,没想到最后也成为了大公司的囊中之物。

这正是事情的吊诡之处——本来是为反巨头而生的「Pile」反而让巨头用得不亦乐乎。

一边是怨声载道的创作者,不满科技巨头又用数据、又抢饭碗的粗暴行径;另一边是宣扬着伟大AGI愿景的科技巨头。

像EleutherAI这样辛辛苦苦爬数据还开源的NPO,怀抱着促进数据共享和技术公平的初衷,结果只落得被大公司利用、被创作者批判的境地。

Pile:有罪的开源?

ProofNews和《连线》杂志将主要矛头对准了Eleuther AI在2020年发布的大型开源文本数据集Pile。

文章愤怒地指出,Pile不仅包括YouTube字幕,还有来自欧洲议会、英语维基百科的语料,甚至还有安然(Enron)公司员工的大量电子邮件。

然而,Pile数据集的论文本身却给我们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图景。

论文地址:https://arxiv.org/abs/2101.00027

这篇将近40页的论文不仅详细披露了共825GB文本数据的全部22个来源,还详细讨论了数据收集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广泛影响。

从上图中可以看到,处于争议焦点的两个数据集——YoutubeSubtitles和Enron Emails被公开列了出来。

下面的树状图中,也没有避讳「字幕」类数据的使用,反而是在佐证数据集内容的多样性。

为什么Eleuther AI的研究团队能这么毫不心虚?

首先,Enron Emails是美国联邦政府对该公司进行调查期间发布到网上的,已经作为公开数据集被使用多年,因此不存在我们想象中的隐私泄露问题。

https://www.cs.cmu.edu/~enron/

其次,作者团队对Youtube字幕数据的使用也做出了充分的说明和讨论。

所有数据集的可用性被分为三类:

- 公开数据:网络上完全免费、公开的数据,没有任何访问障碍

- 符合服务条款(ToS)的数据:数据的获得和使用符合服务条款的相关要求

- 得到作者许可的数据:原作者已经同意对数据的使用

如表5所示,22个数据集中,仅有5个数据集没有得到ToS许可,但在NLP社区中,除了YoutubeSubtitles外的其他4个都已经被广泛传播并使用。

对于YoutubeSubtitles本身,作者在抓取数据时使用了一个非官方API,并进行了大量数据处理工作。而且,这个AP工具在Pip、Conda、GitHub等平台上都很流行且能极易取得。

「API流行且极易取得」,意味着相关数据的广泛传播和使用也许已经是既成事实。

「大量处理工作」似乎是暗示,这个数据集并非只包含视频创作者的心血,同时也凝结了论文作者的技术知识和劳动。

因此,论文中有这样一句总结性陈述:

除了可用性讨论,作者也用了不少篇幅指出Pile中包含的有害内容,比如性别、种族、宗教等方面的偏见,以及亵渎或贬损类话语。

此外,研究团队还公开了数据集全部内容,以及预训练所用的代码。

https://pile.eleuther.ai/

https://github.com/EleutherAI/the-pile?tab=readme-ov-file

除了建立数据集,论文也提出了将Pile作为基准测试的可能,并在对GPT-2和GPT-3的实验中,揭示了文本数据多样性对模型性能的影响。

综合上述内容,站在AI技术人的角度,Eleuther AI的这篇论文不仅无过,而且可以称得上是非常负责且有贡献的研究。

然而,Pile自从发布后就惹上了一身麻烦,各种诉讼案件接踵而来。

目前,Eleuther的官方网站已经将Pile数据集删除,但它凭借自己强大的历史影响,依旧在AI/ML社区广泛流传。

倒下了一个Pile,后来的开源数据集还会继续站起来。

上图中提到的BigCode项目如此,NLP社区广为人知的Common Crawl也是如此。

这个非营利组织从2007年开始抓取网页数据,坚持至今,收集网页数量超过2500亿。

据Hacker News网友估计,总数据量大概以每月200~300TB的速度稳定增长,可能已经累积到数十甚至数百PB。

与Pile的命运不同,CC数据集安然存活至今。这些数据都托管在亚马逊云平台上,可以通过命令行直接下载。

https://commoncrawl.org/get-started

创作者:请停止剥削

虽然在AI从业者的眼中,对Pile的指责有些过分苛责,但对于Youtube创作者而言,他们的愤怒和无奈也是真实的。

ProofNews的调查发现,被Pile搜刮的创作者中不乏粉丝千万的YouTube网红,甚至一些官方账号也未能幸免。

YouTube Subtitles数据集中,不仅包含可汗学院、哈佛、MIT等在线教育频道的视频转录字幕,还有《华尔街日报》、NPR、BBC等媒体的新闻视频,Stephen Colbert、Jimmy Kimmel等人主持的风靡全美的脱口秀节目也赫然在列。

在创作者眼中,没有经过本人同意就抓取创作内容用于训练AI,实质上是一种剽窃,甚至剥削。

David Pakman是自己同名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,拥有200多万订阅者,浏览量超过20亿次。

YouTube Subtitle数据集中,收录了该节目的近160个视频。但更让Pakman感到愤怒的是,他发现自己在TikTok上被「克隆」了。

Pakman自己曾经说过的台词被一字不差地挪用,甚至连语调都一样,只不过换成了一个叫作Tucker Carlson的人。更让他震惊的是,评论区居然只有一个人发现了这一点。

Pakman对此忿忿不平:「这是我的生计,我投入了时间、资源、金钱和员工的时间来制作这些内容」。

他认为,如果人工智能公司从「克隆」中盈利,那么自己也应该获得报酬。

Nebula的首席执行官Dave Wiskus则说得更加露骨:「这是盗窃行为」。

Nebula是一家流媒体公司,其内容同样也被大公司从YouTube上盗用,用于训练人工智能。

Wiskus表示,未经创作者同意就使用他们的作品是「不尊重」他们的行为,尤其是「生成式人工智能会尽可能多地取代艺术家」。

「这绝对是对艺术家的严重伤害和剥削!」

孤立无援的创作者对未来的道路感到十分迷茫,心中充满了不确定。

一些全职YouTube用户会巡查他们的作品是否被未经授权使用,定期提交删除通知,不能心无旁骛地创作。

即便如此,他们还是被焦虑笼罩,担心AI能够生成与他们制作的内容类似的内容只是时间问题。

通过YouTube可以快速学习人类说话的方式和习惯,这件事好理解,可关键是AI它什么都学啊!

ProofNews发现,AI公司使用的视频中有146个来自Einstein Parrot,这个账号有15万粉丝,但博主的身份是一只非洲灰鹦鹉。

鹦鹉模仿人类说话,然后AI再模仿鹦鹉模仿人类说话,然后人类每天跟AI聊天机器人说话,开始模仿AI……闭环了,朋友们。

大公司:用开源,我错了么

除了爬取的视频数据翻个底朝天,ProofNews还搬出了大公司使用Pile来训练人工智能的「铁证」——

苹果4月份发布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模型OpenELM,在论文当中就提及了Pile。

论文地址:https://machinelearning.apple.com/research/openelm

可是苹果也很委屈,表示OpenELM模型的目的是为研究社区作贡献,推动开源LLM的发展。

Anthropic也是如此,其发言人Jennifer Martinez在一份声明中证实,Claude确实使用了Pile数据集,但是关于侵权问题,她表示「我们必须请教Pile的作者」。

Salesforce也确认,他们使用了Pile来构建用于「学术和研究目的」的人工智能模型,但公司人工智能研究副总裁Caiming Xiong在声明中强调,Pile是「公开」数据集,因此他们的使用无可指摘。

实际上,盯上Youtube这个「数据金矿」的科技巨头远不止这几家。

今年4月,纽约时报就披露了OpenAI、谷歌、Meta等公司「收割」Youtube数据的情况。

https://www.nytimes.com/2024/04/06/technology/tech-giants-harvest-data-artificial-intelligence.html

比如OpenAI创建了一款名为Whisper的语音识别工具,用于将Youtube视频转录为文本,用作训练数据。

拥有Youtube平台的谷歌则可以理直气壮的表示,使用平台上的视频内容进行模型训练,这是是与创作者达成的条款中所允许的。

硅谷风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律师Sy Damle表示,「模型所需的数据如此庞大,即使是集体许可也确实行不通。」

在这个未形成共识的灰色地带,似乎所有利益相关方都在困境中,但所有人都无解。

从小型组织、研究者,到Eleuther AI这样的NPO,再到科技巨头,「数据墙」的威胁近在眼前。要想跟上技术发展的节奏,就得竭尽所能利用一切数据来源。

内容创作者们,则眼看着自己的心血创意变成反噬自己的强大力量,想要阻止却收效甚微。

我们正在踏入一种未知,或许只有未来才能给出答案。

参考资料:

https://arstechnica.com/ai/2024/07/apple-was-among-the-companies-that-trained-its-ai-on-youtube-videos/

https://www.proofnews.org/apple-nvidia-anthropic-used-thousands-of-swiped-youtube-videos-to-train-ai/

https://www.wired.com/story/youtube-training-data-apple-nvidia-anthropic/

总结

这个链接可能存在安全风险,为了保护您的设备和数据安全,请避免访问此链接。

更新时间 2024-07-21